CIO时代网  |  空间  |  论坛  |  CIO同学圈  |  百家讲坛  |  专题  |  资讯  |  方案  |  案例  |  百科  |  电子周刊  |  研究中心
 “2013年中国CIO论坛--北京行”活动圆满落幕

  2013年3月14日,“2013年中国CIO论坛--北京行暨中国信息化领导力与CIO调研报告的发布会”活动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隆重举行,会议上来自业界的信息化专家学者和各行业CIO、以及厂商代表们共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信息化发展大计,以及CIO角色的发展与变化转型。本次论坛分为上午的“2013中国CIO论坛主论坛”以及下午的“云计算分论坛”和“移动信息化分论坛”。

  “2013中国CIO论坛”由北大信息化与信息管理研究中心秘书长、北大CIO班教务办公室主任姚乐先生主持......>>详细

 组织机构
主办: 北大CIO班教务办公室
承办:
 
 
 演讲嘉宾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副理事长
董小英

麦肯锡公司全球董事、麦肯锡商业技术部中国区执行董事
王玮

北大信息化与信息管理研究中心秘书长、北大CIO班教务办公室主任姚乐

 关注我们
微信二维码
 
 精英CIO对话
论坛对话

对话议题:中国CIO战略角色转型讨论和支持业务创新的新技术应用落地
对话主持:麦肯锡上海分公司咨询经理夏辰安先生
对话嘉宾:万达集团信息管理部总经理朱战备先生
百度公司CIO顾延先生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副理事董小英女士
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王玮先生
麦肯锡北京分公司专家张宇女士
对话实录:
夏辰安:非常感谢两位专家--董老师和王总对于CIO的解读,下一个阶段就两个话题也请CIO们做一个互动讨论。这两个话题:一个是对CIO调研过程当中有可能在转型过程当中遇到的难点和感悟做一些经验之谈;另外一个话题,现在中国电子商务发展这么快、消费者发展这么快,特别是在推动新技术和IT如何通过新技术推动业务发展,也请各位分享一下观点。下面我介绍一下对话嘉宾:
万达集团信息管理部总经理朱战备、百度公司CIO顾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董小英、麦肯锡公司全球董事、麦肯锡商业技术部中国区执行董事王玮、麦肯锡北京分公司专家张宇。我先抛出一个问题,有一个问题很困惑,就是您在推动CIO转型过程当中有可能遇到最大的难点在哪?
朱战备:大家好。关于这个话题我的确是有些体会的。因为我三年前是从外企加入了万达集团,我们董事长把我招进去之后,是有使命的,三年前万达集团已经很大了,如何做好集团管控?全国那么多项目,那么多万达广场,如何把它管控到位,如何把制度落地?我当时的使命就是要做这些事情。
应该说我的使命非常明确,就是要管住下面,不能乱。我觉得最难的是前面半年,后面两年推进非常快。到今天为止,这个使命基本已经完成了。我们董事长在去年年终讲话时也提到对这工作的高度认可。转型的前半年为什么难呢?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呢?第一个门坎就是信任,如何让公司元老、高层领导对我们这些新进入者给予信任。当然信任是双向的。当时我们去了一大帮人,我们很另类。就是我们要如何融入这个集团。我们很多思维方式,我们做的PPT跟原来PPT是不一样的,我们做的PPT还是蛮讲究技巧的,但是我们公司原来风格是很简单朴素的风格,我的PPT他都不满意。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团队如何融入到公司里,要了解公司。另外公司高层也在看,你们有能力通过IT达到管控,能把业务流程做下来吗?这些他们都很怀疑。所以前半年建立信任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说我是经历了很多磨难,也差一点出师未捷身先死。但是我熬过去了。我觉得再苦再难,尤其是进入新企业的时候一定要熬过去。
熬过去以后接下来就是变成了他对你将信将疑的阶段。这个时候我们做了一些项目,初试了一下牛刀,觉得好像还是那么一回事。所以在他将信将疑之际,你要果断出手。这个时候我就同时推进40个项目,大手笔,火车开出去了,那只能大家一起上。然后重点突破,当时我抓了两三个项目是跟集团总裁一起做的,当时做了一个很有影响力的项目,我们的管控模式已经成为房地产行业的标准模式。在房地产行业如果你要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楼盖起来就得学我们的模式,成本可控要如期开业。所以当时我们抓计划是核心内容。其实计划系统在我们这个行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从IT手段实现来讲又是非常简单的。领导觉得很难,但我从技术上觉得简单,这就容易碰撞出火花。所以计划管控是我们当时重点的项目。一上线,全部都纳入计划管控。当时公司有了这套计划管控体系,新来的同事照样干活,所以提高了业务价值。刚开始我没有意识到,后来领导总结出来了。所以董事长很满意。这个项目基本奠定了我们这帮人是懂管控的。那么接下来做其他事情就是势如破竹。现在我们全国有几百个人来推进项目业务变革。
我们在转型过程当中从他们不相信到将信将疑,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到他对你比较信任,这是一个非常难的过程。一旦你被信任了,你再做的方案就比较容易推了。所以现在基本上推进项目就比较顺利了。我们现在跟业务部门的关系也是比较好的。
另外我们的体会要抓三方面,一个是抓计划。很多公司直接抓业务流程是很困难的,所以我们先从计划抓起;第二步才控流程,再把流程梳理落地,开发系统;第三步就是促销售,最终体现IT价值,最有挑战的就是怎么样提升业务销售额。万达集团下面有130家电影院,还有38家五星级酒店等等,业务是比较多的,一年销售额是一千四百亿。我们老板说,今年要做到两千亿。那么IT可以做什么呢?比如说我们有跟百度合作,导流量。百度地图查到万达院线的时候,不仅可以看到万达院线,可以看到影厅的时刻表,也可以在线购票。查到地图的时候直接把用户关心的内容(促销信息、影厅时刻表、在线购票)都可以解决。包括微信订票、订房都可以做。我们有KTV、酒店等等,所以这些都可以给业务带来具体销售额。去年院线一年的销售虽然不是很大,但是也有两个亿了。我们正在探索如何用更新的技术手段(微信、微博、百度地图)来引导年轻人的消费。另外我们做O2O的平台,这些平台都在规划当中。
总之我们是从抓计划到控流程再到促销售,这是“三部曲”,现在在第三步,也是最困难的。第三步一旦做成,我们从业务支撑部门,对业务管理部门直接转向给企业带来真正销售额的最直接的业务贡献部门,这是我们努力要做的。我想在这方面怎么样用互联网手段改造传统企业,让传统企业焕发青春。我想顾延很有经验,对大家也会更有帮助。所以请顾总介绍。
顾延:谢谢,我谈谈自己的感受吧。我的第一印象,百度是一个高科技的互联网公司,但是对CIO的感受其实也是在定义的过程。百度这么多年,创业到很长时间一直没有找到CIO。后来我来以后,第一件事就是想CIO是做什么的,我们要定义这个事情。我很赞同朱总说的,不管做什么首先要有信任感。所以我们花了一年时间,一个是定义我们是做什么的。传统CIO无非就像董老师说的,流程、效率、帮助公司运营。百度发展这么长时间,确实有很多运营的事情需要梳理。所以我们就做了这些事情。当时做的最大的事情,公司最大的痛点,就是互联网公司的人才进进出出很快,年纪很轻(平均年龄26岁)。所以当时我们就是关注一件事情,怎么来管理,人怎么进来,怎么培训,培养他怎么成长。这些事确定了内部流程的信誉度。就是说IT确实能帮公司管理增加很多效率。
Robin采访时也谈到流程,也说了我们做得很到位。做流程做规范还不够,其实对互联网公司最大的在于创新。中国互联网在变新,最大冲击是移动。移动带来了很多对于现有模式的冲击,所以百度也在做很多尝试。作为CIO我们第二步就是怎么能在创新过程当中做出自己的一些贡献。CIO主要面对企业客户,我当时就想,百度传统是做消费者,但是我们所谓的付费用户其实都是企业。对传统企业其实我们以前的做法相对来说比较简单。通过CIO的认识,对企业运营模式有一些新的认识。我们LBS事业部在寻找大的企业合作伙伴,我们跟万达以及其他企业合作过程当中发现传统企业CIO在电子商务方面起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正好我们这块有共同的领域可以共同探讨。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方面,互联网技术从移动、数字化营销对传统企业、市场有很大作用。我们现在也在探讨,怎么把产品数字化和搜索营销联结在一起。其实传统IT组织其实在中间有很大桥梁作用。互联网企业最后的胜败在于创新。所以董老师说得“双轮驱动”我也很赞同,作为好的CIO就是帮助企业做这些创新。
夏辰安:非常感谢两位CIO谈了一些推动转型的看法。相信大家也会有一些问题,这里也给大家留出时间,我们可以做一下互动讨论。
现场提问:我想问顾总一个私人问题,百度公司是一个特别年轻的公司,年轻人居多,像您这种大叔级的CIO如何跟这么多年轻人打交道?你的秘籍是什么?
另外一个问题要问朱总:什么时候是王董将信将疑的时间点,您如何判断?您什么时间找到这个时间点怎么下手?比如他将信将疑的特质是怎样的,然后你用了什么公关手段?
顾延:谢谢你说我是大叔级。我在公司里面是年龄最高的50人里之一,好在Robin跟我是同一代的,都是60后。我觉得有两点,首先要心理年轻。我当时也是抱着年轻的心态来的,既然进了互联网公司就要有互联网的心态。还有一定要用屌丝的思想想客户,用高富帅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朱战备:怎么判断将信将疑呢?他招我肯定是要解决问题。所以我采取迂回,就是搞定他身边的人。比如说我们院线的老总,歌厅还有酒店的老总,我主要跟他们沟通。我们万达的发展到了今天的程度,他为什么要找IT?因为没有IT已经无法支撑企业快速成长。因为管30个广场的时候人治可以,管50个广场没有那么多人管得过来吗!所以那个时候我们业务部门已经很痛苦了,企业在快速发展、快速复制的时候如果还用小米加步枪的方法来管一百个电影院,怎么管啊!所以他很痛苦。我跟他会产生共鸣,所以我就帮他做规划。比如院线要做电子商务、会员、收银统一、排片管理、卖品怎么管。我们做了一个统一规划。今年做什么、明年做什么、花多少钱都算出来,这个时候他就心动。然后我就说“我是很想做,但是这个钱能不能批下来你也要想办法。”所以我跟他的利益是共同的,我站在他的角度考虑问题的时候,我们是跟业务部门在一起的。所以我被拿下的话,他们的管理也就更为困难。所以他要想好,大家就要一起跟老板提。他这么说,老板就会让他们试。这就是我们的秘诀。
现场提问:各位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是如何从准CIO向CIO提升?去年有媒体做过国内最有价值优秀CIO评选,我看了其中的数据,其中30%的CIO是真正意义上的CIO,直接向CEO进行回报,或者副总裁。其实还有70%的CIO还是处于中层(我们叫做准CIO,可能是部门级的,或者像CFO、部门负责人汇报),他们对于公司运作、经营、战略层面支撑的能力和机会是很少的。麦肯锡的报告里头,调研过的这些CIO也可能会存在这样的比例。我也是北大CIO班的学员(已经结业了),我们班很多同学也是准CIO的级别,所以请问各位老师如何从准CIO提升为CIO?
朱战备:其实每个人都是从准CIO到CIO的经历,重要的是,如果要成为CIO就要有这个理想,要有这个格局,视野就要到达CIO的视野,我认为这点非常重要。我们很多人看的就是一亩三分地,只是把这个项目给管好。你自己没有这个视野就没有机会到真正的CIO。所以我做项目的时候就想着,如果我是CIO应该做什么。而且那个时候我没有做CIO的时候就写CIO的书了,我就在想如何做CIO。我们先从学术上搞搞明白。
另外你有了视野以后,另外一个重要的技能就是沟通技能,让人觉得你有这个能力。所以适当的包装也是重要的。所以我写书、在外面讲课,为是为了将来做CIO做铺垫。等这些东西陆陆续续铺垫的差不多了,那么就自然而然有了机会做CIO。我踏踏实实做工作,积累自己作为CIO实际操盘的能力,不能徒有虚名。真正做好不是那么容易。比如我们搞生产计划系统把老外都快逼疯了,这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过程,同时积累经验。等我到再复杂的环境时也会能够驾驭。这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我就在这里稍微抛一点砖。
董小英:战备在我们北大读博士,我认为他是非常有战略眼光的。我觉得CIO在企业整个的地位不是干出来的。当然了战备已经是功成名就了。但是很多都是从基层一步步的顶着很多的置疑成长起来的。有说是从奴隶到将军,有说自己是蜡烛点燃自己照亮别人。但是作为CIO一定要有职业规划。
有了战备的“玉”,我就总结成“砖”。他说的很对,首先要有CIO的思考。就是你没有当CIO的时候,思维就要像CIO一样思考。在你是准CIO的时候,其他部门的事情和你的关联度不是特别高,甚至我都觉得CIO可以像CEO一样的思考。假装把自己当成CEO,这个企业从端到端,相关的都要考虑到。要对各个业务部门有一个了解。
第二,你要有CIO一样的沟通。要有换位思考的能力、共性能力。刚才战备讲到看到那些院线领导人的痛苦,你找到他的痛点、困难所在,而你的职责是帮助他解决困难。
第三,要像CIO一样的行动。对于IT,很多人不懂那么就有不确定性,因此就有不安全感,所以会有抗拒。但是刚才战备讲到,他为你做规划,做规划就是告诉你“我能为你做什么。”我把模糊的未来给你清晰化,而且做每件事情给你带来的结果到底是什么,让你悬着的心踏实下来,最后告诉你我能解决你哪些痛点,要花多少钱。
所以这样一来,像CIO一样的思考,然后去沟通和行动,所以你在这里形成了一系列的利益同盟,你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然后成就自己。所以当我们有这么一个路径,通过顾总还有战备的总结,我认为首先是为他人谋福利,当你服务的客户成功之后你才有可能成功。
王玮:刚才几位嘉宾讲的非常好。我有两点补充和一个建议。
第一点补充,怎么让准CIO成为CIO?更多的在于CIO对自己的定位,你是一个公司的领导还是部门的领导,这个首先要自己摆正位置。我们有幸去跟很多公司做咨询服务,我们也观察到了业务问题、IT问题、公司高管之间的互动。最有趣的现象是,我们看到真正是CIO的人,他碰到一个问题,不管是系统宕机还是业务对IT不满意,他首先会说“我是公司领导,我来解决业务问题,业务先要疏通然后解决IT问题。”如果要是IT部门本位的会说“信息系统上线,业务部门不来测试,你们没有解释清楚。”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对不起,请一个业务领导来管你,然后你做IT的支撑。如果是公司定位的话,CEO也会信任这个人,因为这个人担心的是业务的问题。我觉得这是定位的问题。
第二点补充,你想要上面的位置,最好的方法不是你跟领导要这个位置,而是你做了。不光CIO需要这么做,任何业务岗位如果你想做上面的位置时,真正按照上一层的方式在运作了,时间一长你的同僚、领导都能看得到,这个时候就水到渠成了。不用争取了。
最后我想提一个建议,刚才您说您是CIO班毕业的,我们是不是可以有一个KPI?比如说多少人进来的时候是准CIO,而有多少人出去的时候变成了CIO。谢谢!
夏辰安:还有一个问题想再探讨一下,之前说CIO要在转型当中推动创新。中国电子商务领域发展也很快,技术革新也很快,那么CIO如何更好的推动把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特别是新技术,比如说云计算、大数据。这里我们先请张宇为大家介绍一下。
王玮:在她准备的时候我先介绍一下,她原来在美国一家零售公司专门做大数据驱动的电子营销业务模式创新的,她会把自己实践经验包括站在业务的位置上然后跟IT合作,如何把基于大数据营销模式做出来,从她亲身经历给我们抛砖引玉。然后我们再要把新技术用上,特别调研当中也提到中国对于新技术应用还是比较弱的情况下如何突破。
张宇: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大数据如何给企业创造真实价值的案例。塔吉特的孕妇模型案例。我先介绍以下公司背景,有多少人听说过塔吉特公司?有多少人听说过孕妇模型案例?我是2005到2008年在塔吉特任职。所以以局内人的角度给大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塔吉特是全美第二大零售企业,第一大是沃尔玛。沃尔玛一直是零售业的老大,店面很多,店也很大(就像足球场一样),价格也很便宜,主要靠这个打出去品牌的。塔吉特的定位,更多是以质取胜的形象。比如说它的店面装璜比较考究,你一下就能感受到。商品档次也比较高一些,它有自己的服装品牌每年也有自己的服装发布会。所以一直是以质取胜的形象。
孕妇模型案例的起因是怎样的呢?在2011年10月份的时候,有一天早上塔吉特总部是在美国明尼苏达州。那有一家旗舰店。有一天早上一个40多岁的中年男子就跑到旗舰店门口大喊大叫“你们看看,这就是你们给我19岁的女儿发的优惠券!里面全是婴儿的,难道你们想教唆我19岁的女儿早孕吗!”结果店长跑出来一看这个优惠券确实是发给她女儿的。内容也是跟婴儿有关的。所以店长拼命道歉把这个男子给安抚回去。
大概两周以后,这个店长做客户跟踪安抚。电话打过去,那边的中年男子就说“很抱歉,我的女儿的确怀孕了。我最近才知道。”这个事情当时被纽约时报和福布斯报道出来了,业界一片哗然。内行人看门道、外行人看热闹,大家就觉得塔吉特这个事情做的非常巧妙。先不说这个模型有多么精准,主要这个事做的很聪明。原因是什么呢?一方面孕妇是零售业含金量很高的群体,孕妇给小孩儿花钱很舍得。而且怀孕期间是一个消费者行为转变的窗口期。比如说以前从来没有到塔吉特消费的习惯,可能就是到沃尔玛买一些生活用品、买菜。但是怀孕了就会关注婴幼儿相关的产品,那么塔吉特给我发广告,我可以会给未出生的小孩儿买个枕头之类的,就去塔吉特逛一下。这一逛顺便把其他的东西有看一下,觉得塔吉特还不错。所以这是一个转变行为的窗口期。所以业界人们就觉得塔吉特这件事做得很聪明。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以下塔吉特如何打造孕妇模型,如何应用,如何尽早节流消费群体。我当时是做塔吉特建模组的经理,这个模型是由我打造的。建模首先是数据采集,这是最重要的。数据采集是基础。我个人认为塔吉特在数据采集的能力是极强的,它收集了关于消费者的海量收据,比如说买了什么,什么时候结得帐,买了面包有没有买牛奶之类的。首先塔吉特有自己的会员卡,也是一张信用卡。塔吉特有20%到30%的人使用它结账。我们就可以区分到你是谁、住在什么地方。还有20%的人用普通信用卡结帐,通过这些结帐我们可以辨别你是谁,还有15%的人用支票结帐,要出示身份证,所以也能辨别你是谁。所以只有30%的人用现金结帐,我们无法辨别你是谁。其他的都可以辨别,落实到每个人买到什么。但是在店内消费行为之外,我们同时收集了其他大量信息,比如以前使用优惠券的情况,填写调查问卷的情况,包括给你发邮件你打开的情况以及你在塔吉特网站浏览的历史数据。这像一座金山一样,我们的工作就是到里面淘金就好了。最终我们选择了25种典型的商品,每个商品是一个变量,有不同的权重,最后给每位妇女打一个分数。从高到低排序,如果分数是99的话,你就是一个孕妇,如果分数是0.0001基本不可能是孕妇。这样我们能在很小的误差范围内预测到顾客的怀孕情况。
光有模型是没用的,因为这只是纸上谈兵,如果将其运用到营销当中是至关重要的。塔吉特市场部也很聪明,他们圈定了宝贵顾客资源之后,马上量身订做发出广告给准妈妈们。比如说通过邮件、店内促销等等是多渠道的。另外内容也是很广的,不光只是婴儿,还会发一些衣服、玩具的广告。所以很多孕妇拿着广告就到塔吉特来了,浑然不知的情况下就成了塔吉特忠诚的粉丝。我们当时做了一个测试比较,我们知道你是孕妇但是不给你发广告看看效果怎么样。结果很惊人,活动组比控制组每人每月多花15美元。平时塔吉特也做了其他促销,一般是1到2个美元。但是这个组是15美元。每人每月会多来塔吉特三次。不仅花的多,来的次数也多,所以这个结果是相当好、相当惊人的。
这个案例分享到这,也特别想提及一下业务部门与数据部门的合作。这两个部门的合作是项目成功与否至关重要的因素。从项目战略到落地不可能是一个部门完成,这个过程就是完美的市场部与业务部相结合的过程也是相互磨合的过程。从业务部一开始不知道数据部到底能做什么,有没有能力。还有数据部不知道业务部到底想要什么。直到最后双方非常默契,并肩合作的过程。首先是业务部提出战略构想,提出抢占母婴市场的战略。再到数据部搜集信息然后到提出打造怀孕模型的构想。最后是建出模型,用历史数据进行校正,一看很好。然后跟业务部演示。双方一拍即合,就拿来用了。先做试点到试点非常成功,那么业务部门就扩大渠道、扩大营销频率,再到把这个模型调得更精准,最后固化,自动生成打分。这是一个闭环的过程。
巨大的收益刚才也提到了。从公司角度来说,新广告推出不久之后,母婴产品出现了爆炸式增长,2002年到2011年期间,塔吉特总收入从440亿攀升到670亿。2008年新上任的CEO在投资者电话会议上特别提到,母婴产品聚焦的营销过程。所以说大数据做得好,合作默契可以给公司带来巨大效益。
我也把模型方法跟大家说一下。在数据分析中有几块大的板块:预测模型、客户细分、推荐引擎和文本分析。现在有很多花里胡哨的工具但是都不脱离这四大块。每块从简易难,里面都有不同的工具可以用。不一定说简单的就不好,复杂的就是好的。首先你要知道这个工具箱里有什么,每个工具能干什么。这样做的时候就能抓准。塔吉特建模用的是二元变量回归的办法,也是考虑它比较稳定。
总结一下,大数据分析推动企业创造价值的所为和所不为。
所为:尽量采用经过验证过的经典的工具和方法,但要注意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查。数据分析师要与业务团队密切合作,成为团队。数据分析项目完成后,数据分析师需继续支持业务团队执行分析结构并参与制定后续决策。确保分析结果可直接诉诸行动。在项目中将分析模型与工具植入业务环境,以供持续使用。
所不为:未能以业务价值为重,对如何获得业务成效没有清晰预见。技术问题考虑不能过多但也要注意技术思考不足。在数据完整性/架构方面考虑不充分,导致数据缺失、数据关联不清。技术考虑过重;一次性大手笔投资更换所有硬件、软件和分析架构。项目一结束项目效益即消失。缺乏大数据分析的技能建设与变革管理。就像小步快跑一样,不用一次性都淘汰掉,要创造价值给企业看。然后再更新,再不停的创造价值。
现在大家都说迎来了大数据时代,但是也有很多反面失败的案例,比如说有的公司砸了一千多万进去发现没有什么真才实效,然后就说大数据是个忽悠人的事情。这里我想引用托尔斯泰说的一句话“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所以你只要抓住这几点,首先要有非常明确的业务价值,大数据到底能为我做什么。第二就是要有专业团队,把这个事情做好。第三,各个机构之间协调把这个事情促成好。就一定会成功。谢谢大家!
夏辰安:非常感谢张宇的分享。相信在座的CIO对于新技术怎么推动企业发展会有问题,欢迎大家提问。
现场提问:我想问一下各位领导,刚才咱们在讲塔吉特的时候有一个细节,就是说数据部门和业务部门中间有协作的问题,就是怎么样才能让这两个部门互相更好的协作。刚才也反复提到了“信任”,上级对你的信任以及下级对你的信任。对上级,刚才朱总也说传统企业做内部企业信息化的时候要给领导画个大饼,让领导看到CIO为企业所带来的价值。还有说到通过百度引入流量,使老板变成将信将疑的过程。但是如何让冲在最前端的业务部门来信任CIO想做的事情?就是如何让下级信任你配合你做这个事情。
张宇:我觉得互相信任首先是人才问题。如果IT这个人有一定业务背景、专业知识,除了IT以外对业务熟练了解,自己就转起来了。我们招聘时,我们会给一些案例业务场景如何处理。我觉得人员素质非常重要。不是光算一个数而已,同时要有专业背景、业务背景。
另外就是机制问题,要给他好的机制,告诉他业务之间怎么配合。比如项目审批当中必须要有业务帮忙,还有流程方面要经过哪些合作才能付诸实施。
顾延:我觉得人才很重要。还有就是机制和定位。IT部门,特别是在今天的情况下,很难说单独做大数据分析。这永远是跟业务部门相结合的过程。特别是互联网企业是以结果导向,KPI驱动文化。这导致大家很容易战地为王。我把这块做好的是我的业绩,你们不要碰我的业绩。大家多比较小心。但是IT起到了跨行业、跨部门的作用,那么在大数据里面尤其显示了优越性。比如说做地图,做LBS,做位置。IT要把这些数据带过来,当然不能单独做。不可能包揽所有业务。我认为成功的先决条件一定要跟业务相结合,以业务驱动达成合作关系才能做成。
朱战备:为什么你有这个困惑?因为我们常常在实际当中有一个误区,就是说IT部门通常是一个“二传手”,深受厂商的误导。比如说你谈解决方案、大数据分析,通常会想来找一个厂商跟我的业务部门沟通交流,通过一个产品解决你所面临的业务问题。业务为什么不信任你?如果他认为好,他信任厂商,而你是一个“二传手”,所以这是你得不到业务信任的原因。厂商要做的事情,如果你接受他的观点,你要把他的东西变成你的东西,你跟业务沟通交流,如果你说服业务,慢慢就会赢得他的尊重,那样就可以跟他对话。我们要想真正跟业务部门搞好,首先是要找有优秀素质的人,然后自己也要精通。我们跟业务的人侃侃而谈的时候,不能让自己感到很孤独。千万要打破这个误区,一定要自己学习。而且学业务不是难事,只要你想学肯定能学好。
王玮:刚才提到几个字很有意思。“迂回”、“小步快跑”,其实都是如何建立人跟人之间的信任。项目是一步步做的,所以迂回很重要。
举个反例。现在有很多套装软件,实施一次一年,IT觉得你业务跟我谈,我跟你谈时间表。前四个月谈需求。后面八个月不理你,做IT实施去了。这个对业务,每天都变化的情况下,这就是不合理的。过去你没有选择,业务部门如果说公司决定上套装软件。现在不对了,现在有竞争了。因为有外面的云服务。
我看到一家公司,业务部门求IT把销售商机管理做到系统里。但是IT说,我现在没空,因为是一次一次的做。那么没有办法了,他找其他的用了,觉得非常好,每两个礼拜版本更新,不断磨合也很好。那么IT一年以后上CRM。他们说不想找你了。所以这是一个反例。如果说IT不能适应业务的步调,不能小步快跑,那么最后势必会被淘汰。
现场提问:我想问朱总和顾总。业务出身和技术出身哪个重要,两个方面如何平衡?
朱战备:出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习。
顾延:我赞成他的话。
现场提问:刚才说了KPI的问题,我想请教的是,站在企业管理角度上,CIO如何看待KPI?你们对KPI怎么评价、怎么实施的?
顾延:KPI我们纠结很长时间,其实它只是一个形式。公司大了,你怎么能够衡量、考核。有的大公司,曾经说是KPI到每个组,但是发现不行,这会各立山头。如果说一个,公司盈利。那也不行。刚开始到百度,也觉得KPI太厉害,所以就减少了,但是中国人太聪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所以我现在说不好KPI到底什么度才好。
Robin说,KPI只是一个衡量的手段,公司成功与否与企业文化有关。我们有“狼性文化”,领导者要有使命,中层一定要有危机感,年轻者要有饥饿感。饥饿感,中国年轻人一直有,问题是中层是不是有危机感。不要怕,要打破现在的东西。但是怎么破、以及KPI怎么利用,这一个很纠结的事情。我们也做了很多尝试。互联网对IT有很大影响,互联网不仅仅是技术,互联网更是一种文化。刚才提到“小步快跑”。我们第一件事是管人,第二是管速度。现在很多人对互联网看不清楚,怎么办?就是快。快速尝试、快速转变。我们今年提出速度要翻高一倍。不仅仅是效率问题,还有迭代速度。同样的事,你告诉我你是做什么的,先找PM花两三个月做调研,大家一起探讨。然后开发出来。这个已经行不通了。在产品方面我们现在做到了非常快。试试看好不好,不好马上退出去。
百度的用户不能忍受什么?什么东西上了6个月不能忍受。还有不能忍受传统的ERP界面。所以怎么能够把功能点做好同时又把用户吸引住,黏性很重要。下一代用户是互联网时代的用户,他们从小玩游戏、玩互联网出身的。当然移动也很重要,移动重要不仅仅是技术而是用户体验,所以互联网对传统企业有很多影响。这个东西对传统CIO目标会有影响的,以前是领导告诉我做什么,我能保时保质按照预算做好。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何把技术整合起来支持公司战略。这是最大的KPI,但是这个KPI很难,在于你的沟通技术与业务部门之间的耦合。
王玮:补充一句,我觉得KPI是一个项目按时上线、系统稳定、IT预算没有超支,这些都是基本的,可以算。但是接下来的事未必是看了KPI才做。比如说今年帮业务做了几件大事情,隐性的KPI。比如说朱总说的帮院线做成100个电影院的信息化管理。甚至于CIO走出去跟跨界的合作创造出新的业务点。这些是对CIO成绩的更好肯定。
现场提问:朱总和顾总他们有两个东西涉及的都是情商的事,比如说到屌丝和高富帅,还有迂回。我想问一下董老师,您觉得CIO在情商方面有哪些要素要改进?
董小英:情商有五个要素。有本书是《情商》,牛津大学一个教授写的,挺不错的。其中三个是认知自我,另外两个要素是服务他人。认知自我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你要知道自己的不知。这个时候就可以找团队,你知道你缺什么人。另外还有一点重要是自我意识。你不会为了短期收益而丧失长期目标。有些人只想马上尝到甜头但是不愿意付出。但是有些人他是可以一直付出的,当他付出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那个时候甜头才来。所以我们管这个叫“延迟满足感”。CIO在很多企业当中能够做成功,像顾总、战备这样的,一定是先投入,先为他人做嫁衣裳。当你周围的人成功了,帮助他们解决了问题时,你的地位大家一定会认可的。所以说CIO前面是牺牲自己,成就他人。
另外要有共情能力、服务于他人的能力、包容多元的能力、帮助别人成功的能力。所以他在跟别人的沟通合作当中,他的服务意识。认为别人的痛苦、问题就是自己的痛苦和问题,同时我愿意为你付出。CIO学理工的,一直和没有情感的东西(机器、公式)打交道。但是他要突破自己,就要发展和感知别人的需求、感知别人的意愿然后把别人的目标和自己的目标捆绑在一起,成就他人的同时就成就了自己。我想这是情商一个整体的框架。
所以如果你以前比较喜欢和机器打交道的话,现在就要走出机房多和人交流。战备说的学习很重要,我也很认同。我也见到过一些还没到CIO的位置,就是准CIO的位置在工作中间就被踢走了,他跟财务做信息化,财务人员告诉他怎么弄,他说“这不是我的范围,我对这不感兴趣。”那不行,你必须要跟他交流,要成为大半个财务人员。跟研发人员交流,就要成为大半个研发人员。知识的窗口、任何一个新的领域都要敞开胸怀接纳,这样才具有驾驭复杂性的能力,不光驾驭技术,其实技术是相对最简单的事情。
现场提问:大家好。我注意到今天下午有一个论坛是移动化论坛,我想问一个问题,想问朱总。您刚才谈到了在万达这么大的企业里头最先做的是抓计划、控流程、提销售。我在想,现在移动化这个趋势也是比较蓬勃的,它到底是雷声大雨点小还是说是真正在企业CIO路线图里要真正放到计划中间去的呢?我想听听朱总的看法。
朱战备:我的答案是很肯定的。我今年会有四个手机客户端,今年花了大笔资金投向移动应用。为什么?因为我们的用户不太习惯于用PC了。更多的是用手机、ipad。所以我的用户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要适应移动方向的变化。 我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大量的精力考虑的就是移动、O2O、移动电子商务、移动应用,这是不可阻挡的潮流,它已经到来了而且未来三到五年之内如果谁不去做这个事情、继续固步自封,那么就会被淘汰。 我的答案是坚定的相信,这是不可阻挡的潮流。
夏辰安:好,非常感谢专家的精彩解答!谢谢大家!

 
对话嘉宾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副理事长
董小英

 

万达集团信息管理部
总经理
朱战备


 

百度公司CIO
顾延



 

麦肯锡公司全球董事、麦肯锡商业技术部中国区执行董事
王玮

 

麦肯锡北京分公司专家
张宇



 

麦肯锡上海分公司咨询经理
夏辰安


 
 
 云计算分论坛
 
演讲嘉宾

EasyHadoop创始人
童小军


 

爱康国宾总部信息技术部集团副总裁
冯朝晖

 

红山世纪副总裁
沈留启


 

北京世纪奥通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总监
陈应刚

 

北大CIIM中心云计算联合实验室对外合作部
主任 鲁小江

 
论坛对话

云计算分论坛议题:
1.云计算和大数据如何匹配企业业务战略发展
2.企业在信息化的不同阶段如何部署云计算
论坛主持:CIO时代网总编胡颖
对话嘉宾: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心副总工程师沈文海先生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吴正宏先生
东易日盛家居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总监蔡爽女士
EasyHadoop创始人童小军先生
北京世纪奥通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总监陈应刚先生
论坛实录:
胡颖:非常感谢大家的到来。今天也听了一天的会,大概有十个演讲,大家都比较辛苦了。现在给大家一个畅所欲言的机会。对话马上开始。首先有请对话嘉宾: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副总工程师沈文海先生、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吴正宏先生、东易日盛家居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蔡爽女士、Easy Hadoop创始人童小军先生、北京世纪奥通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总监陈应刚先生。
非常感谢五位嘉宾,今天的对话有两个主题:云计算、大数据如何匹配企业业务战略发展和企业在信息化的不同阶段如何部署云计算。在座的有事业单位、企业单位的CIO、终端用户,也有云计算、大数据的厂商,请大家从各自不同角度谈一下,首先谈第一个问题,云计算和大数据如何匹配企业业务战略发展。先从吴总开始吧。
吴正宏:我觉得云计算和大数据是新的技术手段。以前没有说云计算和大数据,因为有些技术还不成熟。当然它的出现给我们搞IT的人多了一些选择。有服务器、存储、互联网,现在又多了新的选择,就是与云计算、大数据相关的。这样企业选择就有了更大的范围。
我们有三件事要做:一个是找到适用领域,用在哪合适。第二要形成可用的能力。有产品、有技术,能不能用得上,能否为你所用。第三就是在新技术条件下找到创新的业务模式。这样就可以更好的有利于企业发展。我们IT做的事情无非就是增强企业竞争能力,让企业运行的更好。
一家知名IT厂商也做向云计算迁移的工作。他说“不会把所有应用都迁到云上”。其实对任何企业都是一样,首先看它技术适不适用,能否保证安全。当然不同企业、不同应用领域对安全要求也有所不同。另外就是经济上是否核算。最后就是政策法规是否允许。包括国企,有些信息应用可以允许上云,有些不允许。有些允许上私有云的,有些是允许上公有云的。再就是把你所掌握的资源形成一个能够用上这些技术的能力,包括内外部资源。有些可能是刚才说得几方面都没有问题,但是有的厂商会说,在云上可能效率会降低甚至不能实现。所以要有相应的支持。你要想上云,要看外部支持有没有,所有基础支持怎么样,还有你的人能不能驾驭它。能够驾驭它就上,驾驭不了的话还有比较长的过程。 在新的技术环境下要和业务部门共同探讨有没有创新的技术模式,能不能让它更好的推动业务发展。因为新的技术环境你不掌握、业务部门也不掌握,那怎么在这种情况下有更好的业务模式去做呢?刚才我们也讲了健康方面。这些怎么做呢?这都需要探讨。要更好的融合,才能推动业务发展。
胡颖:谢谢吴总,有请沈总。
沈文海:气象行业是一个标准的信息企业,因为它从来都是以信息采集和信息处理、信息发布作为它的主要业务。但是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改革开放以来气象行业发展的非常迅速。到90年代末甚至于到21世纪初的时候,这个发展有一个特点,就是所有的主要建设投资是投资在信息设备采集以及信息技术使用方面。效果也是很明显的。但是到了21世纪之后就开始出现变化了。基础设施基本上已经建设完了,大部分的基本条件也都满足了,人们从饥渴型状态中解脱出来,开始进入温饱状态。这个时候信息部门开始出现问题了,今天上午我们一直谈CIO角色问题,这个时候信息部门产生了很惶惑的现象,为什么?因为再进行相关建设和系统设计、事业发展和信息部门的关联似乎越来越少了,而业务部门开始在这其中占主导位置了,特别是到了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以投资拉动内需的指导思想一直贯彻到最近。
说实在话,国家在有些地方做的确实让人瞠目结舌。比如说一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还没批呢,钱已经拨下来了。而且非得逼着你在某个时期前花完,花不完还要扣你分。而这些投资基本以一定名目布置下去,比如说我们气象行业,灾害性天气预警发布系统、气候变化应对工程、山洪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等等。以这些名义布置下来了,单位里当然以这种业务的牵头单位来做这些项目的主持单位。而这些单位往往又不是我们信息部门,其实它所做的工作都是信息基础建设,但是出于各种各样的考虑就把信息部门排斥在外,他们自己进行建设。钱拨得很快,逼着你花钱,催着你必须在一时间内把钱花完,所以业务系统越建越多、系统数量越来越庞大。
去年做过一个统计,在我们局大院内48套业务系统。每个业务系统都有一套数据库(70%以上是Oracle)。最有意思的是,这40多套数据库存的数据基本相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一是因为政府导向,二是因为信息部门反映迟钝、能力问题。同时也跟社会趋势有关系。所以导致现在出现了这样的问题。2008年以后给人以这样一种趋势“为达目的可以不计成本、不计代价、不讲科学。”就是说只要达到目标,花多少钱就可以。北京奥运会的时候,北京市气象局为了监控天气,其实在北京郊区是有若干部天气雷达,24小时开机。但当时信息采集是通过通用的地面光纤网传到北京市气象局,就觉得数据传输太慢,然后居然每部雷达拉了一条专线光缆拉到北京市气象局。当然实效是快了,但是产生了一个问题,值不值得这么铺。过了三个礼拜后这个还有什么用处。所以说2008年以后这种趋势给气象部门形成一种状态,不是以提高效能、效率为主要目标,而是以达到目标为主要目标。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云计算在气象行业有没有落地或者生存的必要。因为云计算本质首先是降低用户使用门槛,大幅度提高效率。而这两点都不是我们气象部门前一阶段工作的重点目标,所以这是我们之前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到后来我们还是找到了一些切入点。即便是在这种环境下。比如山洪地质灾害,这是一个很大的项目。气象行业在其中也有一定份额,这个项目的主题是“加强基层业务单位的业务能力建设”。怎么加强?当然推的很急,在一定时期内要很快设计出来把钱花出去。当时成立了专门的办公室来做这个项目。当时设计了一个方案出来,怎么样加强基层气象部门能力建设呢?准备把一些通用的系统在省局、地市局开发的软件,不错的,能够推广下去,把这些系统布设到县一级。以这样一种软件的能力加强基层单位的能力建设。这种想法不错,但是方法有一定的问题。为什么?还是延续80年代、90年代初的建设方式“加强能力就等于给你提供系统,提供系统就是提供设备”。也就是说,增加一种功能等于给基层台站布置一套设备。所以几个功能一加上来,县一级就有五六套设备放那了,还都是双机。县局是我们气象部门最基础单位,也是人力资源最匮乏的单位。我曾经到甘肃省天水市无为县的县局看过,整个县局加上局长七个人。其中三个人负责全县观测站网的维护和信息发布。还有三个人,其中两个人为县政府、企业制作服务产品。每个月大概要制作十好几份。还有一个人是管人工的。所以没有人维护这些系统。所以到县一级这些系统基本闲置在那。上面的人是不是知道这些事情呢?我搞不清楚。所以怎么办呢?所以就要采用云的方式,把功能和系统分开,把系统和设备分开。让系统运行在云端,让县局的预报人员他只要拿移动终端(比如ipad、智能手机)就可以进行相关气象产品的制作,而这些全部运行在云端。这是气象局信息部门所要做的最主要的工作,也就是采用服务化的方式把公共性的系统聚集到云端来,使得功能普及更加简化、更加有条理。
胡颖:多谢沈总,有请蔡总。
蔡爽:我是一个门外汉,因为各位都是专家老师。我在东易日盛管信息化工作,但是我不是专业人员,也不是搞IT的。我对我自己领域里的业务比较清楚,但是对于技术不是我的强项。云计算也好、大数据也好,这种新技术出现之后对于像我们这样角色的,不是搞IT的人,是如何看待这个事。
首先我要对这两个技术初步了解一下,什么是云计算、什么是大数据。然后结合我自己业务的场景,比如说做家居装饰业务,我去模拟这样一个应用场景,怎么把这个东西应用到实际业务当中来,这是我们的课题。我可能不会研究这个技术是怎么回事儿,但是我会研究它的应用场景。
说到云计算和大数据,像我们这样的企业最大的问题,也是我们想去做的,就是我们的设计。做装修肯定先出设计再做施工。这个设计停留在设计师手里,但对于企业来说,希望把这些设计形成一个数据库,然后分享到更多的设计人员应用。而不是说设计是只掌握自己的。是不是可以以云计算的技术来实现这样的应用呢。比如说我想把我们终端设计师设计的方案然后通过这样的平台存储起来,在未来有两个作用:一个内部设计师资源共享,开拓大家的设计思路。而且对于企业来说这是一种知识,可以留下来。对于客户来讲会有更多选择。而不是说你找我这么一个设计师,我只对你一个人,把我的想法传递给你了,可能还有更好的你不知道。
像大数据这块,我们是做家产品的,所以希望对于终端客户有一个很深入的分析。比如他到底希望有一个怎样的家庭风格,如何看待家庭装修。现在很难做,现在就是凭经验。比如我们的专业人员接触了这么多客户,感觉客户群体想要什么,然后做研发。如果说有这样的数据,对于客户的喜好、生活方式、爱好等信息进行分析以后,我们可以给他推送一些装修方案(更适合他的产品)。这也是我们课题在做研究,希望把这样的技术应用起来,给客户带来价值。
所以今天我在这也是找更好的技术、更好的企业,希望提供这样的产品给我们做支持服务。谢谢。
胡颖:谢谢。下面有请童总。
童小军:云计算、大数据这两项技术起源于互联网、发展于互联网。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讲省钱、提高效率是最重要的。当然我个人没有考虑它是什么技术,而只关注它能解决什么问题。如果哪项技术能解决我就用它,其他的我也不会管的。像我们部门是数据平台部门,类似半个CIO。我的体会是这样的,很多时候我得走到业务部门前面。因为等到业务部门找我的时候他就很急了,所以如果我不走到前面就很被动,所以一般我会测试各种各样的新技术,验证它是否可以解决问题。
陈应刚:我听了前几位嘉宾的发言感受很多。沈总,你们这样的国家政府机关单位,在这里面政府行为是一个非常有力的推手来推进整个信息化进程。我一直说“中国就像处在成长期的孩子,甚至现在衣食很丰富了但是还要吃钙片”,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这样,现在好多项目大量在上,我想从粗放型慢慢的会走向精耕细作。我想这是必然的过程。相信未来的政府机关单位的信息化也会走上这么一个路子。
第二就是蔡总这边。不像政府机关,有钱就愁花。但是你们是相反的,你们需要说服大家。所以像东易日这样的企业用户,当然这也是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另外一个推手。你们关注的很多问题也是我们一直关注的问题。
第三我觉得像童总还有我们世纪奥通都是做通信和互联网技术这块的,我们希望尽快发展起来成为另外的第三只重要有力的推手,希望推进政府信息化、企业应用走得更快更远。
我们现在一直在提云计算、大数据。最终所有这些东西,这些东西都是起源于国外,核心技术也基本掌握在国外。我是希望这些技术尽快在中国生根落地。一方面应用是我们的,尤其是更底层的核心技术也是我们自己的。扯远了就是国际形势发展。对中国来说,这么大体量的国家,最终这些底层技术一定要是我们自己的。我们也是一直关注这些问题,也希望跟大家一块成长。
胡颖:下面请各位谈一下第二个问题,企业在信息化的不同阶段如何部署云计算?
陈应刚:云计算部署时机这是一个问题。就像沈总提到的,领导肯定不会不知道系统被闲置了。第一是完成任务,第二该交的学费还是要交。其实包括云计算这个工作,他们也是支持的。我一直认为云计算就是统一计算,大数据就是统一数据。事实上,把我们做了很多重复、繁锁的系统、数据和很多服务器计算架构统一起来,集中设计一套合理架构进行更有效的资源分配和管理。我认为这是云计算的时机,一定是我们先上过了,发现问题了,然后再来做。对政府单位是这样。而对于东易日盛这样的企业用户,他会关注费用,我想在普通企业里,可能算完成本蔡总就会觉得应该这样,可能推得更快一些。而政府更关注的是云的概念,而企业更关注云的落地。
另外就是怎么上的问题。当我们确定了上云计算的时机,我想上云计算也是分布式来的。不是说把原来的一百台服务器都集中一下做起来。也是一步步来做的。
童小军:针对正和企业如何实施云计算,其实我刚才也提了一些。我们可以先从小的、非核心的业务范围先上。一看有效果可以大规模上,先做一下测试。对于企业来说成本是很重要的一块,包括易用性。对于政府来说,其实是对于数据的开放性。这个数据能不能统一和开放,有没有产生大的价值。有没有必要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的方式解决。如果从大局角度考虑,有可能云计算、大数据推动时会更有落脚点。
蔡爽:什么时候部署云计算。我觉得现在比较成熟的云就是虚拟化,是可以用的。但是虚拟化是给运维人员解决问题,很少让企业老板看到价值。他觉得技术部门,多加几个人就可以搞定。我想这有一个认知的过程。他觉得原来不需要这个东西也是可以维护的。像我们现在有一个中央机房、五六台机柜,所以也涉及运维的问题,我们会考虑先上一小部分,先把虚拟化上了,这个的好处就是未来在宕机的时候有解决方案。我们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比如说停一天,大家也是急得不得了。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还是可以有这个空间让领导认为,上了虚拟化之后未来不会停机,不会对业务造成任何影响。这是最初步和最成熟的。
那么其他的设想,包括我刚才说的,我现在也是想找这个平台。我想如果这点可以实现,老板一定会投。因为这对企业业务可以产生价值,所以也会投资。
沈文海:我很赞同童总说的。其实是不是云计算,关键要看我们的需求。如果应用需求有,云计算能解决的问题就应该上。关键是得让上下左右的人都意识到云计算的解决方案是可行的,同时可以解决问题。
去年的这会儿是气象行业云计算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气象行业每年都有为下一年度进行科学研究行业专项指南申报。气象、气侯、观测等等业务部门都报,我们IT部门也报。加上国家、加上省大概有五六个项目报的是云计算。结果IT部门报的其他项目一审都通过了,云计算的这几个在一审全部被砍掉了。当时就想“怎么会是这样的!”其实局领导很赞同,但是中间参加评审的专家不明白云计算到底能解决什么。这也是今天上午董老师说的,对技术人员可以用技术语言解释,而对业务人员就用业务人员理解的语言来解释。我们当时就犯了这个问题。当时我们行业内部一片悲观,就想“怎么回事儿!云计算炒成这样子居然还会落到这么一个悲惨的结局。”但是今年好多了。我们采取了很多补救措施,变换了很多方式,也做了很多解释。同时我们也用了很多数据说话。比如说40几个数据库要不要把它整合起来,整合起来要达到怎样的效果,等等。这些都用相对来说贴近用户、贴近业务的语言来向他们展示。跟他们说明做完会对业务产生多么光辉灿烂前景的描述。所以今年相对来说日子会好过一些。
总而言之,得让上下左右的人意识到,唯有它能够解决问题并且是最好的解决方案。这个时候就可以上云计算了。
吴正宏:中石化这些年做了很多整合工作。五六年以前我们把辖区的19个省包括区外的几个省业务数据总结起来。我们做了很多工作。集中整合并不是云计算,云计算可以通过虚拟化灵活调动资源。但是对于大量稳定性应用并不太适用。比如说ERP。操作层面也不适用。在云上成本非常高。
我们把它用在哪?主要是勘探开发。技术难度大、阶段性强。比如会花几天甚至更长的时间,但是算完了这事就完了。
这两年我们会建立云计算的测试池。把几十台机器放在一起看看行不行。为什么做测试池呢?对于我们来说大型项目,特别是关键项目的推广我们有自己的方法论“四步工作法”:实验、试点、小规模推广、大规模推广。现在云计算还处在实验阶段。中石化大部分都是一些大规模的关键系统,不敢轻易动、不敢轻易出毛病。我们过日子是如履薄冰。特别是搞运行的处长们手机24小时都得开着,随叫随到,更别说工程师了。非常小心。所以我们首先要在实验阶段掌握明白了,才能上。当然也不敢大规模上,可以选几个试点或者项目上。这些程序走下来之后形成一套模板、工作方法、方法论,才敢在小范围内推广。然后再形成一套成熟方法、成熟标准之后再大规模推广。
所以云计算在我们这也是一步步往上走。当然这跟中石化信息化发展相适应。我国石油化工行业,我们的发展阶段是处在一个集中整合的阶段。我们一般是用六个阶段划分的,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调整阶段、整合阶段、数据管理阶段等等。我们现在是在调整阶段和整合阶段衔接的部分。所以这里有大量整合工作。去年我们把销售口的ERP做了调整,其他口的ERP也在做。在这个背景下,我们要上云计算必须要采取刚才说的“四步工作法”。这些方法在石化是行得通的,所以是这么做的。
胡颖:好的,非常感谢五位专家的精彩分享!台下的观众如果有疑问的话可以提问。时间有限,只有三个提问机会。每位提问者可以获得8G U盘一个。
现场提问:国内信息化起步相对比较晚,正在努力发展。我们希望沈总、吴总这边对于国内企业多多支持一下。现在提大数据的概念还有点远(对于企业而言)。首先我们先把小的数据管理好,内部工作做好。刚才沈总说有40个系统,现在有的企业业务和CIO是有分歧的。数据标准化方面你们是处于什么阶段?
沈文海:数据标准化有数据格式标准化、数据内容标准化、数据度量标准化,这都不太一样。一开始气象行业在这个方面真有欠缺。“十五”和“十一五”期间我们搞过关键系统的建设,其中一个主要内容之一是建设地面自动气象站。过去都是人工的,而人工气象站有很多弊病,就改成地面自动气象站。不同的厂家所采集的数据,第一在标量上可能会有差异,另外在数据形成的产品也有差异。最开始这方面还真没有相关的标准。有一些省局,当地经济发达,除了国家给拨款之外自己还向当地政府申请经费,布设一些气象站。当时也是没有统一标准,所以就按照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方式去买。买了以后可能型号不一样,厂家不一样,产生出来的数据真就不一样。就为统一数据格式就费大劲儿了。因为他买了布设了,不能拆掉,所以只能统一。
这在气象行业是有教训的,就是在数据统一方面。但是现在基本统一了。但说实话这些问题应该是可以避免的,但是一开始我们在数据标准化方面真的是有惨痛教训的。
现场提问:我想问一下沈总和吴总,国家政府单位每年对信息化建设投入很大,目前在政府单位行业当中出现了重大事故的时候,信息化的工作在事件当中起得作用有多大?在应用和紧急处置方面是一个怎样的状态?
沈文海:国家政府部门,包括卫生部、农业部、气象局、地震局、土地资源管理局等等,每个单位自己都建有自己的应急响应系统。都有自己的一套应急措施和应急办法。关键是没有联动性。所以说国家现在已经在建设“国家预警发布综合平台”。这个平台就建在气象局,依托气象局在建这个东西。关键是这个平台要做什么呢?把所有探测信息收集起来,再把各个单位预警发布信息也综合起来,然后交给一个权威部门,例如国务院应急办,由这个单位统一发布应急信息。关键是打通各个单位。最开始由于我们没有这样一套信息规范措施,所以每个单位形成的应急信息、预警信息不是很规范,所以说数据规范、数据标准问题最开始我们真的不是很重视,但是真到了这个份上就发现,要打通信息孤岛真的很难。因为已经形成系统,如果改的话会花很大的代价。所以说信息标准化很重要。现在国家也在建,我们也开始做这方面的工作。在今年年内这个平台就会建成,建成之就会统一发布信息。对灾害性比较严重的,例如山洪、泥石流这些灾害,要求发布到覆盖面达到95%以上,而且要在最紧急的情况下,在一分钟之内达到用户端。达到尖的发布的喇叭上。一分钟之内要达到。
吴正宏:中石化不是国家政府部门,它是国有企业所以跟政府不一样,花钱想法也跟政府不一样。亏损了不行。我们建设方法和政府部门也不太一样。我们是把应急系统建设和生产经营系统建设、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和实现加强集成化管控的目标结合起来。中石化搬到朝阳门大楼的时候,同时启用了一套系统。有一个几十米长的大屏幕,从上面可以看到上游到中游、下游的生产状况,包括生产装置,甚至重要设备的运营状况,还能看到关键点的视频图像。这就为我们的应急指挥、紧急事件应对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信息技术支撑。
以前出了问题有时候会很被动。前几天中石油的气田出事了,被炒的沸沸扬扬,主要是总部不掌握第一手信息,所以很多问题很被动。媒体提出问题他答不了,政府的人到了现场企业的人还没到现场,跟地方政府关系搞得也很被动。而信息化建设为这些会提供一个好的基础,但是这些不是光为应急准备的。我花很多钱投入了,所以要跟平常工作调动、经营管理联系在一起。
曾经我们在廊坊加油站出了一次事,给客户加的油里面有水、有杂质,结果客户的车坏了。我们两三天之内查到了,你这个油站什么时候通过其他途径进了油。因为物流调动系统、ERP系统、供货系统都是共享的,油什么时候多了、多了多少,一抓一个准。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应急系统建设要和日常信息化结合起来,要跟日常运营、经营结合起来,才能保证有效的运行。
胡颖:最后一个提问机会。
沈留启:我想回答一下蔡总提的问题。经营业务上的提高,大数据和云计算都会对您有帮助。但帮助最大的是数据这块,比如存储客户信息、设计图纸的存储,这些童总可以给很多建议。因为他们那边数据存储量非常大。还有统计分析、查询,沈总算是专家了,但是现在也遇到了一些瓶颈。我觉得这些通过大数据可以给您这边一些帮助。
有一个例子,亚马逊还是家乐福,是通过对用户购买习惯的分析最后分析出来买纸尿裤的男士会顺便买啤酒。因为为孩子买纸尿裤的时候会顺便犒劳自己。所以他们就设计纸尿裤和啤酒捆绑销售,这样两个的销售量都增加了。
另外您说的虚拟化问题,虚拟化对于咱们这样的企业或者对于有10台服务器以上的企业都有很大帮助。刚才提到对于意外宕机的保障,其实这只是一方面。还有从长期看降低了管理、维护成本。实际上是从繁杂的事务性的工作当中解脱出来。就像冯总说的,30%用于维护,70%考虑通过技术创新来帮助业务提高。所以我想虚拟化一定会帮助您解决问题。
胡颖:谢谢。最后一个提问的机会,看看哪位要提问。
现场提问:我想提几个数据,我从虚拟化开始提,VMware在国内可以说是迅速的发展。在国内最大的供应商是中国石化、中国移动、中国电信。我给大家一个数据,从2005年VMware到中国来到去年,从零的开始到去年销售额达到将近20亿、2012年将近10个亿,但这些钱主要在政府和国有企业。所以虚拟化这个产业肯定给中国政府企业或者是一些部门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包括维护等方面。
我是从事虚拟化服务工作的,在底层,云计算是不是可以考虑用国产的东西。我们自己的东西达到相当于VMware的功能,那么这些功能能不能给政府单位和国有企业运用。我自己统计了一下,这20亿将近80%来自于政府单位和企业。我认为主要是推动虚拟化自我知识产权的应用。
我们底层的人做这个推动之外,在国内企业的CIO们怎么样帮助推动这个的发展。有一个好处是,现在红山推出了一个东西先让你用,让你感受到技术带来的便利,证明它是经得起检验的。
沈文海:我们已经跟红山公司在进行沟通了。相见恨晚。去年我们开始搭建相关的设备平台。最开始我们那些负责虚拟化研究的年轻人视野还不太开阔,市场信息还不太灵通。也可能是红山公司宣传的还不够。所以他们只从互联网上知道VMware,不知道还有红山或者类似于这方面的企业。其实红山是我介绍给他们的。他们看了红山的报告之后很感兴趣。但是已经买了一点VMware了,怎么办呢。所以感到很不安,但是还是希望红山能够跟我们一块做一些实验,比一比。如果说真的相差不大的话,相信我们肯定会选用红山的产品。谢谢。
沈文海:中石化作为国有企业,也有它的特殊性。毕竟它跟一般的民企不太一样,也是有很强的政府背景。我们的基本原则是能用国产的就用国产的。像中石化跟华为、中兴、联想、浪潮等等,我们跟这些企业都有很长的合作历史。但是中石油、中石化这些大型企业,为什么在我们这样的企业里还用着大量的国外软件呢?一方面我们愿意用国产的,但是我们要想国产的企业、国产的产品能否满足我们的要求。
您刚才说的思路我不赞同,就是说拿一个东西给你试用,好了再买。我们轻易不敢试用,这是有成本的,不光是金钱的成本,我的人要学习,业务部门也要跟着。如果不好了再拿下来要浪费很多。企业做不起这个实验。如果以这样的特点销售,在中石化这样的企业会要碰壁的。白给他,他都不要。
还有我们对于产品的稳定性、安全性要求非常高。以前有司局长到我们这说“能不能用国产设备”。我们说“得保证一些指标才能用”。后来也没有再谈了。
我们提出的这些指标,企业能不能达到,稳定性怎么样。我们跟搞创投的人也聊天,他们说“我们的企业三年以后还在的话,那就是好企业。”但是对于用户来讲,敢不敢用只存在于三年的企业,敢不敢用这样的产品呢!这都是一些很现实的考虑。所以我们双方要一同努力。首先我们对于国产企业肯定是大力支持的,但是也希望企业方面做得更好,让我们用得更放心。双方共同努力一起促进。谢谢。
胡颖:好,感谢五位嘉宾的精彩分享!本次论坛对话就到此结束。谢谢!

 
 
 移动信息化分论坛
 
演讲嘉宾

易观国际研究总监
高级分析师
孙培麟

 

天畅信息副总经理
田文育


 

捷思锐科技执行副总裁
杨立东


 

用友畅捷通T+业务部
总经理
王学均

 

北达软教务主任
王娇


 
论坛对话

移动信息化分论坛议题:
1.企业移动信息化的价值和应用场景
2.BYOD对于企业而言存在哪些潜规则
对话主持:“移动化那点事”创始人赵恒先生
对话嘉宾:北京燃气集团信息中心主任韩金丽女士
天畅信息副总经理田文育先生
中国卫星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信息中心主任李炜先生
爱康国宾总部信息技术部集团副总裁冯朝晖先生
对话实录:
赵恒:感谢大家。接下来的时间由我来跟大家一同分享中国移动信息化的建设浪潮。首先有请北京燃气集团信息中心主任韩金丽,韩主任。第二位是中国卫星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信息中心主任李炜。还有一位是爱康国际信息化副总裁冯朝晖。由于田总讲的非常不错,基于大家的呼声我们有请田总来。
按照惯例我们请三位嘉宾分别地介绍一下自己和自己所在的公司。有请!
韩金丽:各位下午好,刚看到下面有几个同学在这儿,虽然年龄有一些差距,我是13届的CIO培训班的,北京燃气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主任,我是韩金丽,也是13届CIO的通讯,所以可能也是因为这个渊源叫我们来做参加这个论坛。我想,从移动互联网这块我们是应用方,刚才我听几位专家给我们介绍他们都是从接触技术的提供方来介绍的,所以我确实挺感兴趣的,从我们北京燃气在座的都是我们的用户,可能改称为客户,我们希望最多地利用互联网的移动技术,来为广大的燃气用户做到无时不在的北京燃气。所以我们的应用场合确实是比较多的,从确保安全的巡检无论是户外的还是户内的我们都在应用,还是从收费的角度,我们也在应用。但是,刚才我听了邢总刚才介绍的,说了一个新的概念叫具有同性功能的业务系统,我觉得这个概念挺好的,我们现在确实就面临着这个问题。我们建了很多的系统,我们如何把它们的能够互相通话,而且通话不仅仅是数据层面的,也是希望达到可视化这样的一个程度。我想简单的就介绍这些。
李炜:大家好我是来自中工卫通的李炜,我是14届的班长,今天很荣幸能有这个机会跟参加中国CIO论坛,一方面见到了很多的老同学,下面在座的至少有好几位都是我们的13班、14班、15班的同学,另外上午的演讲我全程都参与了,收获非常多。特别是董老师包括顾总,还有朱占卫总经理他们给我们带来的新的概念非常受启发。所以今天感觉收获非常大。来也是来学习的,朱占卫老师说得非常好,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作为一个传统的国有行业,来自中国卫通也是希望能够跟在座的各位专家包括各位同学共同交流探讨一下,在传统的企业里面如何通过移动信息化来进行管理的提升或者是跟业务的融合,或者是跟战略的融合。
冯朝晖:大家下午好,我是冯朝晖,在爱康国宾做负责IT方面的工作,爱康是一家做医疗体检的工作,它从诞生之初就有互联网的血脉在里面,因为我们的创始人张黎刚先生是易龙网的创始人,他是从互联网进入传统行业的开拓者。所以在新技术的应用方面爱康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无论是移动方面还是内部的管理还是客户提供方面我们都做了有益的探索。
田文育:天畅主要是做移动信息化的,我是非常愿意参加讨论的形式的,有一句话说市场的声音永远是对的,我是非常羡慕像顾总这样有跨界经验的声音一起来讨论这方面的话题。谢谢大家!
赵恒:今天我们的主题叫移动信息化,我想请三位CIO来讲一下你们目的企业CIO移动信息化建设的情况。
韩金丽:我们都知道有一个“诺兰模型”现在已经很难说了,我们的步子迈得大一点,很难用那个阶段来说,主干的系统基本上都是建成和正在建。核心系统到今年年底基本上全部建完,以后的工作是大规模持续优化和改进的过程,整体情况就是这样的。
李炜:我先说一下我的感受和想法,现在IT技术的飞速发展包括互联网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发展确实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的方式,比如我每天早晨醒来的时候首先是打开手机,手机的闹钟给我叫醒,迷迷胡胡的我会打开各种新闻的客户端,慢慢让自己变得清醒,出门的时候也带着手机,把昨天晚上下载的音乐放在汽车里面,就可以上路了。其实我已经落伍了,我的手机也是去年才更换的,以前也是用的Windows系统的手机去年用了一个三星的手机,这时候也会打开手机的数据流,把微信、QQ都挂上了,同时在路上边听着音乐边上班,有时候在路上会看到交通警察拿着移动的终端在执法,说明移动确实是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的。到单位之后把手机又接入了公司的WiFi系统了,这一天的工作有可能把这个微信通过网页版的形式从手机又切换到电脑上。平常也会通过微博和微信跟一些朋友和同事保持着联系,这是主要的生活方面发生的一些改变。在工作方面,实际上我们在移动信息化就是移动通信+互联网+信息化,在两年前的时候我们公司已经具备了移动办公的条件。这个移动办公实际上是通过VPN的方式由笔记本电脑在家里或者是出差的时候来进行网络的接入和访问。这两年的发展我们也做了一些事情,包括通过手机短信来抒发一些工作流程的进行。经常是我们的OA系统里也部署了审批的流程,包括各种公文、流转等等。很多节点是在领导的掌控之中的。要是出差或者是开会的时候往往会停滞,经常会造成几天流程没法儿审批。我们当时就通过手机短信来触发流程往下走,当到领导这个节点的时候我们会有一个选项发短信到他的手机上,这不是现在意义上的通过网络的方式,只是通过短信的方式。他会收到一个短信,某某流程等待您的审批,请您回复是还是否,另外会做一个简要的情况的说明。他通过手机短信就回示,同意了这个流程就继续往下走了,这样也是加快了整个的工作效率的提升。到今年的时候,以前的办公系统实际上不支持手机的客户端,今天已经提到议事日程之上了。但这个的推进可能还要考虑很多的因素,比如说网络的安全,移动客户端方面的安全,或者是我们现有的一些软件是不是都有移动客户端,是不是都能通过手机来访问,所以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我感觉这个事情迟早会继续推行下去,迟早会从传统的工作方式转变为移动的工作方式,但是还是需要时间的,目前还不太成熟。
冯朝晖:其实从爱康的实践来说,移动是辅助的手段,更多是方便,因为现在大家的使用习惯都在改变,你必须跟着你的用户的使用习惯来改变,更何况公司的老总、高管们一天基本生活在手机上,移动在企业信息化里面是必须要做的,我们也在做,目前在做的主要是工作流、审批一些简单的报表,每天营业数字都可以在手机上看到。我觉得实践方式其实有很多种,传统的WAP+的方式也可以做,只要说达到你的目的就可以了。客户端也在做,但是我觉得更多的是一种便于通讯,能够帮助一种辅助的功能。我们更多的重点是在开发基于面向我们的业务相关的移动应用,就是说我们的体检客人,他们能够用的一些移动的工具,这是我们在移动信息化方面的重点,所以我们在做基于苹果的APP和基于安卓的APP都可以用一个移动终端跟我们预约时间或者是看报告,到体检中心做一些咨询,都是通过在终端上来做的功能,所以这块是我们更多更大的重点。
赵恒:刚才我也说过移动化也碰到了很多的问题,具体碰到了哪些问题?
韩金丽:我们的问题确实比较多,因为我们现在应用移动技术相当于我们的生产工具,我们原来没有意识到,我们觉得可能是一种便利的,但确实移动OA的领导这部分现在还没有做到。超前的其实很早就应用了,刚才提到的无线集群的很早就开始应用了,后来就随着一代一代地换,现在就是说Pad、PDA所有这些设备不太限制,但是应用在具体的生活岗位,他们都在拿着这个去工作,比如说你们在家里遇到过,我们的查表员去检查的时候手里拿的是普通手机,手机里面是我们植入的巡检系统,要按照巡检的一些程序要求录入完所有的数据,录入完的数据就直接上传给我们的后台了。这样我们就能做整体的分析。另外一个是户外的,因为我们的管线和人员要长期进行监控,这块我们的巡检人员的行走路径、轨迹是有一个,也是类似于手机的。他走完了以后按照我们的要求会跟我们已经给他设定好的巡检轨迹相拟合,这样有一个拟合度能检查他是否巡检到位,另外一个能看他的巡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也能够及时地上传,我们能够发现漏气或者是有违章什么的能及时处理。这是一方面。另外一个是在我们的销售管理的过程中,我们有急事抄表器,大家的表数有的时候也在抄表,人员入户以后是抄在纸上,现在是直接录入到智能终端上,然后数据能及时回传。在这个过程中,确实我们应用的场合和业务环节比较多,但这里面面临的问题就是各自的系统需要开发不同的应用程序。我们的各个业务系统又都是不同的载体,开发的主体也都不同,在这里面相当于平台没有成为苹果,我们没有appStore,作为IT部门我们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个,今年着手就在做这项工作,也欢迎在座的专家跟我们及时交流,我们也在寻找这些答案,可能业界也有一些解决方案,要把这个平台整合起来,至少现在我们标准在统一原来我们没有办法统一,原来也都是各管一方,我们现在掌握的原则就是只要是有需要,这种移动革命我们不能阻挡,如果阻挡IT部门技术就成为掣肘的了,我们要促进它的使用而且要更方便它的使用,而是限制它的使用。所以我们要更方便地提供解决的方式,提供更好的以后的管理运行手段。所以我们在逐渐地把后台、网络还是后台服务器的部署方面都在进行标准的整合,这样等我们的平台搭建起来以后,我们可以支持更多的应用的范围,包括现在移动指挥车都在应用移动的设备。谢谢!
李炜:我觉得首先是意识的问题。IT人员一般是比较超前一点的,能够跟得上现在互联网发展的形势,怎么样把它用到工作之中,可能就得重新再思考一下了。第一,比如说移动办公的需求,移动信息化的需求,我觉得得从两个方面来讲,第一是公司管控的要求,业务提升的要求。另外是为客户服务的要求。对我们传统的行业来讲,到底有多少数量的员工是有这个需求,非常必要的是通过互联网来进行办公。这是我们要考虑的。我们领导肯定是必需的,但普通员工未必会这样的。另外,现成的软件有财务管理的软件,有各种业务的软件和OA办公的软件,他们是不是能够有客户端。做这些软件的商家是不是已经提前为我们准备好了每一个系统对应的客户端,或者说如果需要提供苹果或者是安卓系统的客户端的时候,我们需要花多少的代价?这个代价值得不值得?我们需要进行系统的升级和改造,包括安全设备的更新,比如说VPN。这是第二个困难。第三,我们怎么通过移动信息化为我们的用户来提供服务。据我所知,在卫星通讯这个行业,我们有很多国际上先进的企业他是已经为客户开发了一些移动的应用,提供了一些数据的计算或者是资料的查询。但是我们目前可能还没有跟上,或者说我们的规划可能还有一点不太到位。
冯朝晖:我觉得安全的问题,移动终端丢了安全怎么办?上面存在的安全问题怎么办?这是一个问题。另外,我觉得现在移动的平台和技术太多,我到底是把宝压在什么地方?一个企业的应用又是安卓又是苹果Windows8又出来了,同样的东西做了那么多遍,其实对企业来说是一个不必要的投入,但又不能说只做安卓,老板就买了苹果怎么办?所以多平台支持问题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个人对HTML5有很高的期待,但它又不成熟。移动应该有一个跨平台开发的东西,一个平台开发部署和多平台管理,这是一个多平台支持、一个是安全的问题,是我们碰到的最大的困难。
赵恒:田总每个人都提出了几点问题,提出了管理的监控问题,这个特别提出了包括多平台的问题,田总作为信息化行业的专家,做了这么多年给一个解决方案。
田文育:我觉得三位提出的问题基本上是共性的问题。我碰到的几乎每位CIO都有这样的问题。我理解的是移动里面第一个是安全,没有安全的便利就等于是废的,没有用的。安全这个角度来讲,移动的安全可能跟传统的安全稍微不一样,这边我们需要一个总体的角度来看,包括设备的安全、数据的安全、通讯的安全,包括应用的安全。我自己碰到过一个案例是说有一个卖糖果的,有很多的连锁,他的员工有专门去巡店的,每天要走各种不同的路线。三个月以后60%的都不能用了。其实并不是说Pad不好或者是软件不好,任何一个员工拿到Pad的时候都会能不能拿来装游戏。所以我们其实现在国内跟国外企业应该建立一个管理平台,这部分基本上是解决了从安全到管理到一些应用的发布,一般来说里面都会含有一个运营商店来做。也有的企业会单独做一个应用商店,在上海通用我们在帮他建立一个单独作为运营的商店,因为会有很多的企业的应用,包括经销商的应用跟他的合作伙伴的应有,这些应用不适合放在互联网上面,因为带有业务特性。自己建一个企业的应用,这个企业应用商店会同时支持到安卓和苹果。
还有一个是多平台的问题。多平台开发问题是困扰我们很长时间的问题,我从2004年开始就碰到过这个问题,到现在是没有完善的解决方法的。原来最惨的时候是07年的时候,有5个品牌。塞班还没有死,那时候是流行塞班,然后黑莓那个时候是很火的,苹果跟安卓是刚刚冒出来的,那时候做移动应用的时候,我看了很多的同行是非常类似的,那时候手机基本上从高端到低端千奇百怪都有。以前还有摩托罗拉转的,刀片,诺基亚是直板的还有翻盖的,屏幕适配是一个大问题。好在现在两个寡头基本上安卓和iOS,好在现在有两个东西是发生了好的转变,第一个是HTML是在逐渐成熟的过程中,最大表现在哪里呢?在原来的设备运行得不流畅,现在一些操作系统包括iOS也是非常好的,安卓也还可以,以前微软是最大的反对者。现在有一些转变,再加上本身现在的智能终端的硬件的性能是越来越好了。所以逐渐在改观。现在市面上比较流行的开发的模式会采用混合开发模式。一些中间件的厂商会把最基本的东西作为一个我们的容器放在里面,上面的应用会建应用,标签语言或者是HTML5做完,这时候实现了跨平台的过程。相对来说我们自己内部做过统计,因为有一些项目在做实施,基本上整个成本会降低60%左右。大幅度往下降,速度也会快很多。
赵恒:刚才也提到了联通开发,HTML5还有移动供应链平台的开发,刚才田总还提到了混合模式的开发,其实我在国外的网站有看到了,未来移动信息化是混合模式主打天下,CIO目前的开发模式是什么模式?是原生的还是采用HTML5还是和第三方的共同平台来一起开发的?
韩金丽:我们这方面的业态就没法儿控制,我们都有。所以对我们来讲真是太困难了,老总拿来说怎么微信什么都能解决,到你这儿什么都解决不了,就是这样,我们现在太多的问题,其实开发不难,我们现在面临,对我们来讲我们是应用方,我们实际上也是维护方面我们要保持这个系统的长久的运营,不是开发完了就走,而开发的那些可能那些技术用的是最先进的。我们得适应所有的这些技术对我们来讲,我们现在怎么解决以后的问题。这是现在我们最麻烦的。现在这些甭管说混合的模式还是什么,我估计对我们来讲都会面临。不是说现在我们面临的,我是说以后还有新技术,我们还会面临这样的。我觉得现在我们怎么能适应他,以后把这个系统长久地运营下去。因为老在优化、老在改,我们必须得适应。而不是说让开发商掌握新技术,因为我们不可能永久地留住他。我觉得这也是一大问题。
李炜:我觉得实际情况实际分析,从我的感觉来讲,本来这个应用是为了公司的业务服务的,我不应该在这上面投入太多的成本,那么我可能就考虑是一个平台,因为我得分析我自己到底是哪些用户在使用客户端或者是使用系统,也可能会有舍弃,比如说就把安卓的系统抛弃了,只做苹果的。如果没有客户端的时候,不妨请大家买一些苹果的应用,这样子可以降低成本。
冯朝晖:我可能比韩总运气好一些,因为我既管开发又管运维,我们现在就两个平台,苹果和安卓,Windows8有可能要开发,但现在没有。就两个平台我是觉得说实话一样的东西要做两遍,如何HTML5真正成为比较好的被市场证明的技术,我想我们会转到HTML5的开发。我想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对开发来说是比较好的解决手段。但是作为一个非互联网公司来说,我们毕竟还是传统的行业,我们也不愿意去尝试太新的技术,因为失败的代价太大了,所以我一定会等到也是等到APP才转向APP的。等HTML5成熟了以后我们会转向。
李炜:我们面向的对象不一样。
赵恒:田总HTML5的开发包括混合模式这几点的差异到底在什么地方?帮我们CIO拆解一下,到底哪种模式更适合企业的信息化。
田文育:我只能讲讲我的观点,我先讲一下我的感受,我发现有时候做甲方是比做乙方要困难的,因为甲方没有退路。特别是像一些公司一样,因为有一些东西已经存在的一些系统在的时候就是有变革很痛苦。王总是比较幸运的,他如果要新开通的时候可以采用现有的成熟的模式,这样比较平滑,一下子就从一个新的时间点来走,不要兼顾以前了,以前总是怕的是能不能兼容以前啊,爱康这边的情况也很有意思,因为他做的是一个B2C的应用,他的兼顾比B2B的兼顾要少一点。比如说微信,在做的时候我对微信理解不代表官方的理解,实际上看的时候是在做80%OK就可以了,因为他不需要做非常精致的某一个点上去,越是精美的应用定制化的开发越高。我印象中最好的应用是杂志,我一直对我们内部的开发团队说我希望有一天把我们的应用做向杂志,是在翻杂志而不是在点和田。能够做到那种我就觉得真的是挺完美。第二做得非常好的是国外的课件。苹果上有一个应用叫时光倒流做得非常好我花了60多块钱把它买下来,给我的团队看。这里面涉及到我做得好的东西越精美的东西一定会原生去做,这是一个曲线,90分到95分的时候成本是翻倍地涨,管理成本和用户体验一定要取平衡,好处是我们要怎么样的开发模式走,我是比较倾向用混合模式走的,因为一部分是用原生的语言来写,一部分是用HT ML5来走的,很多在苹果上和安卓上的用的是六面体的旋转,这个用HTML是做不出来的。HTML是做表单的展示,标准的输入输出,折线图、饼状图,这种东西在HTML5上比较成熟了。这种在做企业内部的应用的时候其实是比较适合的。有些东西是拿不到的,比如说要控制摄像头,比如说管线检查中,我发现这个东西管线是坏掉了,我把这个要拍下来,上传的时候并不是分辨率越高越好,现在手持的分辨率很好,后来1200万都没有了。这个就是流量和费用。实际上我们只要业务许可能用就可以了。这个时候一调摄像头的控制他的分辨率像素,这个时候用HTML5一定是混合,像做粥一样,是较平衡的。这个模式基本上被大家接受了。我们看到了包括一些甚至是一些B2C的应用。关键是在整个展现的过程中要做到什么样的程度。
赵恒:刚才不知道田总的回答你们是否满意,在我来之前有一个调研机构曾经委托我一件事情,说你今天在采访的时候帮我问一句话,问一下所有的CIO,他们在做移动信息化建设的时候最关心的是什么问题?是人力成本、开发风险还是其他的等等?
韩金丽:可能都有,但是第一个就是肯定面临的是投资的费用,这个投资不是我们后台,关键是他要的是什么智能终端,因为我们没有发言权,只有应用方,我们这个还是对我们自己内部的。那么内部的我们业务部门有发言权,比如说拍照的像素扩大认为不要分辨率和清晰度,但他要,所以无论是屏的大小还是像素的问题,还是其他的技术参数,这个直接影响了智能终端的投资到底是多大。对我来讲,我们还有一个平衡的问题,因为我面临的不是一个业务部门我面临的是这么多的业务部门,基本上还有几个业务部门都有移动终端,这个移动终端这个高规格,那个屏幕就低规格。
李炜:我这边考虑的主要是价值的问题,首先我们有没有很强烈的需求非要用移动信息化,另外,移动信息化上来之后对公司的整个管理提升,经济效益到底是有怎样的帮助。如果说上了之后,用处不是那么明显的话,可能觉得就不一定非要做这个方面的投入了。
冯朝晖:其实对我来说最大的问题是人的问题。移动应用和传统的基于PC开发应用是不一样的,按照PC的方式做出来的移动应用一定是被人骂死的,无论是新的客户来是老的客户。所以你会发现一个很大的困难,这是我们经历过的,你自己的开发人员可能很懂你的业务,可以做得很好。但是他是基于传统PC的,所以它的用户习惯会很差,你找一个做移动应用的,移动应用基本上还是以游戏为主。他对你的业务一点都不懂,他做出来的东西也许很好玩,这是我们碰到的重大的问题。所以说我们第一个移动应用本来准备三个月做完,最后做了六个月就是因为开发人员做移动很棒,但是他对我们的业务不熟,所以做的东西就不停地改。特别是对这种传统行业一个既对移动非常懂,这种人非常非常缺,因为传统行业刚刚进入移动信息化。
田文育:我首先呼吁一下大家多参与一点移动应用开发的人才出来,物以希为贵。我们有一个统计基本上做移动应用的同样的一个年龄、经历、知识结构的人,移动应用的开发人员会比传统的PC端的开发人员至少增加30%的成本,很明显。而且把这30%加给他还不一定招得到。前面我还听王总这边讲到了移动应用有一个点特别地重要,我们不是为了上移动应用而上移动应用的,有很多传统的移动是不适合搬到手机和平板上面来的。首先是以动感为基础的,一定是围绕着移动的人群来做的,我们看到的是高管移动的维护人员、移动的销售,或者说我们移动的客户群体,B2C来讲就是黏性,一定是围绕这个群体来的。这个时候我们有一些东西是从传统衍生过来很顺利的,我们有时候也会研究人的手势和行为习惯,在移动端是不适合让你输入是让你选择的。所以我们在做一些实际案例的时候会把你填的一些东西把它归纳出来,归纳成五条意见、六条意见,直接选择就够了。这是需要做一些研究的。实际上我们在面对移动化的时候,要切换输入法,有的时候只有数字不要让他挑字母了,就十个数字放在那。前面说到了终端的选择,我有时候是建议客户如果生产系统是关键,我们就定义一种型号把另外的丢掉,这样对IT的开发、管理、维护会省很多的成本,这是非常建议这样做的。特别第一个型号以后,这个型号用个三五年,不要改最新的东西,在这个上面来做一些应用的微创新叠加,甚至我知道很多的公共设备还是用C语言写的,照样用得非常好,ATM机,他一直还是用这个,因为这是满足生产需求而不是说非常酷。另外如果我们做一些行业也不一样,比如说做奢侈品行业的,一定要有最新的iPad,这时候他的目的不是说我要控制成本,而是说我要传达品牌信息。所以这个时候,他是愿意花钱做这个事情的。他的要求和目的是说我怎么把这个效果做得最好。所以每个移动应用在企业里面走的时候,它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不管是移动应用还是传统应用,我们是这样做的。
赵恒:我们进入下一个环节,BYOD大家都比较熟悉了,这个词也太热了,最近搜索的排名也节节攀升,针对BYOD涌入企业如何看待?BYOD实际上就是携带自己的设备办公,就像这个设备我可以拿自己的手机上公司的来应用。 韩金丽:其实我们正是反对这个的,不知道你们大家是怎么认为的?正是在做这项工作,我们在做AD域。原来我们一直困惑因为我们一直是几条线,设备采购是一方,机房、网络、软件等这些,反正都是分开的,现在我们逐渐在整合。就是因为好多我们在做终端的管理的时候,这个是很大的一个问题。我们遇到过很多的案例,甭管是病毒的侵入还是纷扰的,很多的故事都是这样的,比如说政法化的应用也都有一些障碍。你说的BYOD对我们来说还真是不允许的,正好是相反的一个方面。这个只是代表我们个体企业,不代表你们行业的这种。
李炜:我觉得应该是这样子的,我们传统的央企、国企对信息安全是非常看重的,我们平常上网都会有上网行为的审计,PC或者是笔记本也会跟一些交换机做一些绑定,近一两年来我们发现在运维工作中出现了很多的无线的终端的接入。我们也在考虑这个问题,准备出台无线设备的管理办法,在这个办法出台之前我们是不主张使用的,也有个别的例外比如说测试,自己掌握的情况偶尔偷偷地用一下,但实际上我们对员工是不建议你使用,因为确实无线是最不安全的一个网络的接入了。另外,这个问题也没有说特别地死板,绝对不能接入也是不现实的,你的业务系统到底对安全的要求是什么样的。我觉得我们可以参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做法,比如说把自己的应用系统分成几个等级,是一级的水准还是二级的水平或是三级的水平,如果你是一级的水平你就是随便接没有关系。大不了再还原恢复,如果是二级或者是三级,就要考虑这个设备能不能接怎么接?
冯朝晖:我们是开放的,大家可以带设备工作,但是有基本的规则比如说不许装360,我们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带来工作比如说有一些是不许装的,但是有的软件是必须装的,比如说有一套赛门铁克的桌面管理系统,除了防病毒另外一方面也是进行桌面的管控,但我们还有一个好处是,大量的内部的企业系统都是基于BS架构开发的,所以并不需要在我的员工上面装很多的CS架构的东西,这一块其实也是说让我们能够容许员工用自己的设备工作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觉得这个可能跟每个企业的现实的状况有关系,因为我觉得像李总他们这样的级别很高的起码是不太可能的。对我们来说,因为我们的技术本来也没有太多的历史上的陈旧的应用,我觉得只要在公司管控的范围之内,我们是欢迎的,也是支持的。
赵恒:田总BYOD涌入企业带来了哪些风险?而且这些风险如果一定要走向企业的话,移动的革命势不可当,BYOD也势不可当,这个解决方案是什么?
田文育:我个人的观点我是比较反对BYOD的,我自己做企业出身,可能BYOD是一个挡不住的。因为我以前在IBM做过,十年前在IBM的时候,IBM是绝对不会让你的笔记本带进去的,现在我看到我以前的老同事可以带自己的笔记本进去。但装的操作系统一定是公司帮你做的固化的东西,肯定有一些安全的防护在里面。所以,我们会看到各自带自己的设备上班,这有一点会演变过去,这实际上是消费电子对传统的IT行业的冲击,这是有非理性的成份在里面的。人是感性的动物,这个也挡不住,但这对企业来讲实际上是带来了风险的。中国很多企业在平衡风险和成本的时候,天平还是会倾向风险,BYOD可以满足一些人的好的使用体验的需求。我们看到像一些大的企业,国企、政府、金融,他们很多应用系统和办公系统本身是分开的,因为生产是不能出问题的,特别是像公司金融这块没有不能出问题的,一出问题是大的问题。所以我相信在这种高信息安全要求的行业里面,一定会有专用设备,这些专用设备有可能不是说我买的标准产品,很有可能是定制设备,包括硬件和软件的。相对来说应用的量级会稍微地轻一点的时候会用BYOD,因为人都是惰性的,所幸的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能够做一些策略上的控制,比如说9点到18点,这是公司的上班时间,只有用公司的东西,这有基本的管理模式。包括赛门铁克桌面,实际上对移动端也有这样的,还有白名单的应用管理、黑名单的应用管理,这样的话维护整个系统里面的安全。据我了解有可能在今年或者是在明年用一些智能设备的厂商已经会考虑在一个平板上或者是在手机上装两个,这个时候有可能我们有一些设备可以允许BYOD来做的。不管怎么样这还是在观望中。说白了,看哪些信息承受得了BYOD的风险。
赵恒:下面的时间留给场外,大家有没有什么问题需要向在座的这几位提问的可以举手示意。
Q:我想问一下终端的手机和平板屏幕比较小,它的信息量有限,贷款也有限,不知道在哪个行业会比较快地先发展起来?哪些行业会比较慢一点?这个请各位老师分享一下。
冯朝晖:从我个人的感觉,你如果面对的是消费者,我想不管是什么行业,手机一定是未来,一定会很快。包括在我所处的医疗健康行业,这个行业20年来说实话互联网跟它一点关系都没有,现在看到一大堆的移动应用在做这个事情,唯一比较慢的是企业内部的应用,传统的ERP要往移动上走,这是它的困难,但我觉得只要你是面对消费者的,移动一定是未来。
李炜:我来谈谈我的个人感受,有一种观点认为手机会越来越变大,PC或者是笔记本会越来越变小,他们肯定是有临界点的,我也得这可能就是一个挡不住的趋势。将来大家就拿着这样一个设备又能做手机的事情又能做电脑的事情。 韩金丽:我同意两位的概念,这是肯定挡不住的,而且这是一个趋势。但是在我们应用的过程中,在移动的过程中不可能是输入型肯定是选择型,我们在推广技术的时候就改了无数次,字的大小、屏幕受限制,所以我们想原来我们想的范围确实不见得都能用,受屏幕的限制,跟我们业务相关的确实是一个是我们要把现在业务的需求移动化的植入是不是赋予了太多的想法,这个我们观念上要调整,另外一个是在过程中我们也确实在重新思考可能在这个方面用的手机型的可能未必是一个趋势,对我们来讲我们现在也正在选择,什么样的合适,在大小之间,重新在选择。这个不代表其他的行业,就是我们自己行业的体会。
田文育:想提一个老的概念,我们现在讲手机平板,实际上前两年有一个MID,我更喜欢用这个词。实际上我们看手机还是平板现在看到的是屏幕的变化,有可能归发生形势的变化,像我们看到的手表、眼镜,可能在一两年之内发生,如果回过头来看我们现在的手机和平板应用的模式,我非常同意一定会有选择,并不是把所有的东西都一股脑地搬到手机跟平板电脑上。手机和平板适合快捷的信息量。随着我们的网络逐渐好了以后可能会有多媒体的图片,但一定是快捷的、是小模块的,用手机看电影是少数。至少有一些应用包括一些分析类的,大面积管理类的,像ERP这个是在手机上没有办法做到的,所以手机的好处是实时、实地、精确、小数据,这是最容易精确的。我自己理解,现场服务行业是最容易用到的,包括维修维护。第二个是现场销售,其实去年出了很多大的案子在保险领域。还有一块是所有的高管都希望应用到的工作流,这个实实在在是加快了不少。以前,在06年的时候有一个很成功的案例,那时候还在黑莓上面的时候,马来西亚的一个案例,他们去做银行和商业贷款,审批的人都是不同部门的经理在出台,七个省区做完了以后基本上5天就可以统计完了。
冯朝晖:面向消费者的东西,因为我们做了一个移动应用,我的体检报告可以在网上看,我这个功能很纠结,我们用了一个办法,结果后来接到了一个用户的电话,打电话到投诉部门,因为我们当时的服务出了一点问题,报告就看不了了,我们投诉部门说要么在PPT上也可以看。这让我们坚定了我们消费者的东西一定要转成移动化,技术一定是可以把东西移动化的,让他的感觉会很好。
田文育:冯总的观点我非常地接受,讲人的弱点里面有一个是懒,你只要给他提供便利的东西他一定会懒的。所以为什么在B2C的领域里我去拿报告,以前是发短信,现在除了发短信医院里面还可以看报告、可以把一些基本的诊断提出来,远端有专家可以配一个最初步的检查,我就知道这个东西是不是很要命。我觉得这是对人性本身的服务,可以便捷地拿到资源。
Q:我来分享一个,刚才田总问我们学员里面谁是搞教育的,我是搞教育的,我是CIO的一个学员。现在我们在教育这块也是在做一些尝试,应该说是新组建了一个部门,专门是在做移动这一块的,这个部门也是我一直在带,带了一年多,有一些是跟大家分享的,比如说我们尝试着跟上海的一家大国企合作在做一些产品,面对消费者和学校的,这块我们也是比较纠结的,在考虑什么样的形式是真正适合老师和学生使用的,他还愿意在手机上和平板上去使用。这块是我们一直做了很多的研究和探讨的。在内部其实我们也采用了一个方式,去推动这个东西,因为我们的老师很多还是比较年轻的,大概年龄都是在30岁左右,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是非常强的。我们把想法和新的产品推给他们,让他们反馈意见,我们也是在做一些防护,但是这个是隔绝不掉的,因为每个人都在接受着新的信息,你去让他们排斥肯定是做不到的,所以只能利用他们,让他们提供好的意见,包括我们使用多大屏幕的,比如说是4.3的还是4.7的还是5.0的。信息化这方面我们也做了很多的东西,比如说我们是把内部集团化的包括监控全部是自动化、一体化的,后来做在手机吨上,让我们的运维人员在家里就可以通过手机方便地看到机房和公司所有的设备的状态,包括手机报警,面对消费者还是有非常多的可以开发的地方。
Q:我有一个困惑的问题,BYOD很火,比如说在媒体和厂商之间都炒得比较热,但我理解移动信息化和BYOD感觉他们两个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比如说一些公司会说自己可以买设备,公司提供一些补助和补贴,所以我不知道各位大家怎么看这个问题的?
冯朝晖:我支持。只要你服管就可以,不能完全不管。
韩金丽:我刚才说的不代表其他人,其实我还有一个跟大家不同的,我可不是专业出身,所以我确实是实实在在地问他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因为我不是搞IT的,确实是不知道。但不代表他们不知道。但我觉得这个东西跟行业有关系,我们这种行业商业机密也好,不是细节的安全,而是我们的燃气的安全,这些方面考虑这是行业决定的,另外一个因为我们是国有企业,所以你刚才说的分享我也知道现在有一些IT公司是这样的,给你每月补助500还是多少,之后是两年你自己买设备,我们这种费用是没有办法的,我们没有这项所以这个确实是可能有一些问题。
李炜:便利性和安全写之间找一个平衡。
冯朝晖:其实就是说我是个人支持我们公司也支持,前提是一定要按照保障公司基本的信息安全能做到,作为一个前提。其实我觉得首先这个东西你管不住,很可能你的老板就要用iPhone,就要用iPad,真是关不住的。所以还不如回过头来想怎么用,能够保证一些基本的公司的安全,只能换一个思路来解决问题。
田文育:其实BYOD是企业移动管理的范畴,是一个模块,移动信息化只要有移动信息化企业移动是必需的。BYOD只是一种模式。
赵恒: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最后一个问题,每位嘉宾用一句话展望一下移动信息化的未来。
田文育:2013年是一触即发,我觉得非常好。
冯朝晖:移动信息化就是未来。
李炜:互联网的发展包括现在移动的发展把这个时间和空间变了一种模式了,距离是越来越短了,时间也是越来越紧张了,让大家的工作节奏 什么变得越来越快了,人也变得越来越疲劳了,移动信息化的价值我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快乐了幸福,我宁愿回到1000年前过那样的生活。我们确实信息化的人员也特别辛苦,我作为北大CIO班的原来的班长和现在同学会的会长我会经常定期地组织一些活动,包括一些交流和参观访问的活动,欢迎新老同学参加。
韩金丽:我觉得从我们来讲,我们的体验是痛并快乐着,我们非常喜欢移动信息化,但又痛恨移动信息化,因为我们一直在跟着它倒步子,到现在还没有倒过来,我觉得确实是阻挡不了的,一定要跟上它,而且要随着它的节拍走,我觉得移动信息化相反给我们企业带来的是我们形象的改变。就是我们原来是垄断企业的感受,可能通过移动信息化我们在拉近跟客户的距离,使我们北京燃气成为服务于千家万户的无所不在的安全的燃气企业。
赵恒:今天非常地感谢各位的精彩分享。我们今天的会议就到这里。希望大家期待我们下一站上海站。

 
 
 现场图片
 
       
 

Copyright@ 2004 CIO时代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3968号-1